乔连军 记者 李向东
他放弃刑警不干,却跑到农村当村官;他卖掉房和车,把资金投到农村建果园;他不辞辛苦跑资金、跑项目解决群众走路难;他求专家学技术,带领100多村民养羊致富……村民们都说他是一个艰苦创业、为群众办实事、带领群众致富的好村官。这个被群众称赞的好村官就是河南省商水县邓城镇大学生村官张耀。
今年31岁的张耀,原本在大学毕业后在周口市公安局做刑警,2009年秋,张耀得知周口市公开选聘大学生村官这一消息后不顾父母反对,毅然辞了刑警工作去应聘大学生村官。被选聘上大学生村官后,张耀被商水县选派到邓城镇后史村担任村主任助理,开始村官工作。
“当村官就要为群众办实事。”张耀在民情日记本的第一页写着这句自勉的话。后史村是省级贫困村,到处是土路,给群众的生产、生活和孩子们上学带来诸多不便,为了申请扶贫项目和资金,张耀多次到有关部门求人。经过2个月的努力,张耀终于申请到130万元各项帮扶资金,为后史村修筑了4公里长的水泥路,使5个自然村连贯在一起。
“当村官就要带领群众致富,要不然,你这个村官就白当了。”张耀时刻把这句话挂在嘴边。2010年三夏禁烧秸秆工作给张耀提供了一个致富信息,他感到利用这些废弃秸秆发展养羊、养牛生产,既可以科学地解决秸秆利用问题,又可以为群众增加一项致富门路。张耀从父母那里借来30万元在杨湾村租地建了养羊场,把群众废弃的秸秆都收集起来作为养羊饲料。为了学习更先进的养羊技术,张耀多次到省、市、县畜牧局向畜牧专家学习技术。把养羊场作为群众参观学习的示范场地,既让群众现场参观学习,又向群众传授养羊技术和经验,6年来张耀通过赊母羊帮助50个贫困户养羊脱贫致富。
2012年,张耀担任邓城镇许村“第一书记”。他决定发挥许村汉代白果树旅游自然优势,创建葡萄园、梨园,建农家饭庄,让游客既可以游玩,又可以采摘果子、吃农家菜,把许村打造成一个集旅游、采摘、休闲为一体的旅游村。从外地考察回来以后,在镇党委、镇政府、镇司法所和县委统战部驻村工作队的帮助下,张耀在许村以每亩1200元租金流转土地108亩,创建一个占地108亩的优质葡萄采摘园,建双膜日光温室大棚30座。由于葡萄品种好、味道美、环保绿色,深受市民和当地群众欢迎。